close

sunrise  

【悟覺妙天禪師開示集│修行觀】功德的真實義

~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叢書《佛祖心印》

 

文/悟覺妙天禪師

 

什麼是功德?很多人以為布施就是功德,所以常會捐錢給一些慈善團體;當然發心做善事是一項美德,也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,但這種金錢布施只能算是一種人間福德,並不是真功德。

 

功德與福德的差別在哪裡?如果是對「色身」有助益的布施,是福德,比方像捐錢給醫院或慈善團體、救濟難民…等等。如果是有益於「靈性」,可以讓靈性成就的布施,才是真功德,比方像開設道場、接引人們來修行,讓他們的靈性有機會成就,或是自己來修行,讓自己內在的靈性早日成就無上菩提,這才是真功德。

 

一般常見的人間布施,都是當他人有難的時候去幫助他,最直接、最快速的方法,就是捐錢或募款;這是造福德,是人間的小福報,頂多讓你往生到天界,但仍然還是停留在「六凡」之內,一旦福報享盡,還是要繼續輪迴,所以並不究竟。

 

宇宙中有十個法界,由上而下分別是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牲、餓鬼及地獄;前四者為「四聖」,後六者為「六凡」,又稱「六道」。由此可知,在天界以上還有「四聖」。如何才能超越六道輪迴而進入四聖?就是要具備真功德。

 

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的故事,是眾所周知的禪宗典故。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:功德的真實義。當時,達摩祖師東來中國傳頓悟心法,就是先去晉見北朝的梁武帝。因為祖師認為,度眾先要度帝王,公門中好修行;而梁武帝好佛,不但普建寺廟、廣造經書、供養僧侶,自己也常誦經齋戒,對於各種行善布施,更是不遺餘力;因此,他自認為很有功德。然而,祖師卻斷然回答他「毫無功德」。最後雙方終因會晤不契,祖師一葦渡江,南去少林寺。

 

一般人用人的思惟,很難了悟,何以達摩祖師認為梁武帝「毫無功德」,有些人不得其解,認為可能是梁武帝時常將行善布施的事蹟掛在嘴邊,放在心上,所以沒有功德,因而便將自己的行善事蹟隱匿,不願具名,或不向人訴說,以為這樣就無損功德。其實,福德與功德的差別就在於有相與無相布施的分別,所以行善不論大小,不論隱匿與否,皆只是人間小福報,不能稱為功德。

 

在三界中,行有相善法,得三界福報因果,這是有相的福德。這種有相福德,人人皆能行之。如果得遇明師,傳無相心法,修無相法門,得無相功德,這才是修行的真功德。而無相功德涵蓋了有相福德,也涵蓋三界內一切諸法,所以可以圓滿入世法、出世法。

 

所謂無相法,就是宇宙生命的本體,是宇宙之心;所以修無相法門,可以真正成佛。而有相法是指宇宙生命的現象,是宇宙本體的變化表相,如電如露般快速無常,如夢如幻之虛妄不實,所以不可捉摸,無法掌握。

 

有相法,就是有為法,形成三界六道,一切無常,不能永恆實有,它的變化規則就是因果律。

 

無相法,就是無為法,包括了三界、超三界,統攝六凡四聖。無相佛法就是成佛正法,由修行成就的明師,傳付佛陀心法,有體有用,體用兼修,就可以達到「體用一如」的境界。一般文字經教只具法相,沒有法體,理事不能兼備,所以不能理事圓滿。就像梁武帝所做的一切,只是佛法的表相,空有其表,而無其體,不能起用,不能改變因果(只能種善因),不能消除業障,也就是不能真正度眾;更重要的是,梁武帝不懂得修行,也沒有修為,所以祖師才會說他毫無功德。

 

 

 

本文摘自悟覺妙天禪師開示書籍《佛祖心印》(禪天下出版)

 

資料來源:【悟覺妙天禪師開示集│修行觀】功德的真實義

 

 

第一禪修會館 敬邀參加 每周四晚上7-9點[印心佛法體驗禪]

 

 

 

地址: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188號2F-中港通商大樓

 

 

 

洽詢專線:(04)2326-6391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Zentaichung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